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首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资讯

香港日消费4000头生猪 1100头产自江西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30日 阅读次数:1186
        “香港每天消费约4000头生猪,其中就有1100多头产自江西。江西生猪质量优良,名列全国供港量第二位、中部第一位,年供港数量达到40余万头,达到总量的27%。仅今年1月至8月,供港生猪货值就达到了759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江西检验检疫局动检处处长熊惠康告诉记者。
 
  “江西生猪香港市场占有率5年时间从8%上升到27%,检验检疫部门推行的'严格准入+风险管理+监控检测'监管体系是重要原因。”在采访中,江西星鑫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世彪的讲话中充满着感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装载活猪、牛、鸡、鸭等内地鲜活农产品供港商品的“三趟快车”开通,江西就成为香港市场生猪的主要供应基地之一。
 
  要达到供港生猪质量标准,必须采用现代养殖方式。江西局针对这项关系农民增收、提升养殖水平的民生事项,选择切入点,有所作为。根据供港活猪养殖企业点多面广,质量安全风险高、管理难的特点,全面探索建立了“严格准入+风险管理+监控检测”的监管体系,有效保障了供港活猪的质量安全。
 
  严格准入稳基础
 
  江西对供港饲养场实施“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注册准入管理模式,将管理良好的猪场纳入供港体系,将条件差的逐步淘汰。近年来,江西局新批准16家注册场,淘汰了15家,效果非常明显。
 
  ——规模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省21家注册饲养场年出栏活猪总规模达到70万头,平均每家3万多头。
 
  ——标准化饲养水平得到提升。江西五丰牧业公司和江西五丰畜牧科技公司两家养殖企业通过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一级认证,成为全国最先通过GAP认证的生猪养殖企业。目前,在江西省21家注册饲养场中已有13家通过了GAP一级认证,4家正在评审过程中,推广应用比率在全国遥遥领先。
 
  ——新技术不断引进。江西省第一个使用自动喷雾消毒通道、第一个采用生物发酵垫床技术、第一个引进空气过滤净化技术的都是供港注册饲养场。供港注册饲养场成为江西省养猪产业先进技术的代名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有居安思危意识,不然过几年就会有被检验检疫部门淘汰的风险。”一位注册饲养场老总对注册准入管理模式如此评价。
 
  风险管理重预警
 
  检疫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适合供港活猪的管理,对安全隐患起到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的作用。
 
  江西局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一套供港活猪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模型充分考虑饲养场的场址选择、内部布局、防疫消毒设施设备建设、饲养场的管理、饲养场的卫生防疫、重大疾病的免疫情况、疫情发生史、专业人员及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企业及官方的监控及监测结果等九大方面共72个因素,每一项因素根据风险程度进行量化。
 
  通过对每一个饲养场逐项进行分析,江西局查找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最终判断该饲养场的风险等级,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对应的监管模式。
 
  从2009年以来,江西局每年组织人员对全省所有的供港养猪场进行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帮助企业查找出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帮助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整改,使养猪场对疾病的防控更加科学,提高了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为保障供港活猪的质量安全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监控检测是保障
 
  “监控工作是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的依据和基础,必须常抓不懈。”熊惠康说。
 
  从2000年以来,任何一年的供港养猪场的药物残留数据、疫病疫情数据在江西局的数据库中都能随手拈来,这项工作坚持了14年。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药物的使用品种也越来越多,如何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江西局在国家监控方案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检测项目和监控频率,以期达到最好的监控效果。
 
  从2001年监测10个项目、2003年的13个项目、2005年的8+37个项目,到如今的48个项目,江西供港活猪的安全风险监控不断与时俱进。
 
  把关是职责,服务是措施。“全天候、无假日”预约检验模式在江西供港活猪监控工作中已经成为习惯。江西的活猪基本上都是凌晨发运,而且都是在偏远山区,越是节假日发运数量越多,检验检疫人员都是披星戴月、放弃节假日到养猪场进行现场监装,从来没有耽误过企业发运。
 
  如今,江西生猪在香港市场卖价很好,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好,积极性非常高,把供港养猪场作为奋斗目标和金字招牌,检验检疫“服务三农”得到了充分体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