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首页 > 企业动态 > 行业资讯

乡村如何走出养殖污染困局?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1日 阅读次数:878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宁静和谐的景色。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其在增加养殖户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问题,农村和谐的人居环境遭到破坏。目前,我市畜禽养殖存在哪些问题?污染防治之路在何方?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乡村。

  a面

  建沼气池畜禽粪便变废为宝

  在江城区白沙街道大岗村太平岗自然村,养猪户曾老板养有600多头猪,养猪场占地1500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养猪场内收拾整洁,没有闻到刺鼻的臭味。

  在养猪场旁边,一块空地竖着“内有沼气”的牌子,在这地下,建有一个1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猪的粪便经沼气池沉淀净化后,只剩下很少的残渣排到沉淀池,最后变成无污染的水,缓缓流入一旁的鱼塘。猪圈旁的厨房内,曾老板的妻子正生火煮一锅水,只见底下的蓝色火焰上下窜动,没有任何杂音。曾老板说,煮饭、烧水用的都是沼气池的能源。此外,沼气还通过管道向离猪场200多米远的太平岗村输送,村民利用来做饭、发电。

  大岗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零散的养殖个体户较多,而形成规模的养殖户也有10多户,除建在远离村民生活场所的村外一带外,这些猪场都建有沼气池,畜禽粪便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大大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

  人畜分离农村环境卫生整洁

  整洁的环村水泥道路、整齐划一的屋宇房舍……这是记者在阳春市马水镇中岗村新桥自然村看到的景象。今年初,为了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该村投入20多万元建设畜禽饲养区,设立集中圈养体系。

  集中圈养地目前已初具模型,三个平房设置20多个间,屋后设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畜禽粪便收集渠。此外,村内还建有垃圾收集屋,有保洁员专门管理。新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鸡鸭鹅等家禽有1000多只。以往村民在房前搭木棚圈养或散养,家禽粪便满地,畜禽饲养区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阳东区红丰镇禾石村有不少于300户养殖户,其中规模养殖户50多户。走进禾石村,绿树环绕,河水清清。禾石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养殖地点一般选择村前村后的荒地、自留地搭建,同时配套有鱼塘、猪舍、沼气池等设施,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又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b面

  村里养猪影响村民居住环境

  近日,记者来到阳西县程村下?自然村,村头居民区散发着阵阵恶臭。在巷口一户房屋内,砖木简单搭建起一个围栏,围栏内养着8头猪。在房子不远处,还有一间圈养了14头猪的平房。这户人家通过养猪供两个小孩上学,在村里养猪近20年。

  沿着巷道走进去,臭味愈加浓烈,记者在村里还发现了5处房子养着猪,其中一处房子完全改建成猪圈,里面养有20多头猪。一个养猪场围墙上装有排气扇,猪圈的臭味通过排气扇排放到室外,十分呛人。巷道路面,随处可见排放出来的污水。

  养猪场后面,一户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端着饭碗在门口吃饭,面对空气中混杂的臭味,他们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该片区有50多户住户,一部分是因为租金便宜在这租房的外地人,一部分是不愿离开老宅的老人家。

  一位村民介绍,以前该村只有几户人家散养几头猪。随着一些村民搬离,空置的房子就被利用来养猪,猪粪便、臭味等严重影响了环境。他们虽然多次向村干部反映,但劝导不起作用,村干部也无能为力。

  猪粪直排养殖户长期没整改

  在阳春市合水镇军塘村新围自然村,有一个养殖户养了80头猪,猪粪未经处理直接往水田和居民区排放,对农田造成一定污染。

  该养猪场占地约300平方米,紧挨着村民居住的房屋。虽然生猪已经出栏,但现场还能闻到浓烈的臭味。附近居民称,由于猪的数量较多,而化粪池容积小,猪粪经化粪池简单过滤后排往水田,附近的水田已呈现黑色。

  “我们一投诉,那养猪户就把猪卖掉,过阵子又开始养,这样不断反复。”村民王先生说,实在太臭,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甚至不敢开窗。村民出具的一份水稻种植调查报告显示,距离村边最近的部分农田有过氮现象。军塘村干部介绍,虽然环保部门、村委会多次与养殖户调解,但养殖户口头答应整改后又置之不理,让他们觉得很无奈。

  死猪乱弃河道水体受到污染

  据程村村民反映,长期有人将病死畜禽丢弃在该镇荔枝根村附近一条河的河边,水质安全堪忧。记者站在该河的小桥上,远远便闻到刺鼻的动物尸体腐蚀味,从桥上望下去,只见河道上有大大小小20多个塑料袋,个别塑料袋上可见裸露出来的死猪,上面布满蚊蝇。记者伸出头往桥底下看,发现有6只死鸭丢弃在一处淤泥中上,四周还散布着农药瓶、机油瓶、汽水瓶等垃圾。

  从桥上走过的村民纷纷掩鼻而行。他们告诉记者,经常看到有人开着车将死猪、死鸭往河里扔。“这条河流经沙岗元村、程村等多条村子,最后流入大海,很多村庄的菜地都依靠这条河的水灌溉。我们很怕这些病死畜禽把这里的水污染了。”一位村民说。

  ▲现状

  整治禁养区禁建区养殖难度大

  畜禽养殖成第二大水体污染源

  根据市环保局相关科室的数据统计,2015年,我市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52万吨,占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5.86%,氨氮排放量0.19万吨,占全市氨氮排放总量的37.56%。畜禽养殖是继城镇生活源之后的第二大水体污染源。

  “以奖促减”严控养殖排污有成效

  近年来,我市通过“以奖促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补助”等扶持政策,促使养殖户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十二五”期间,共有18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通过国家环保部的认定,获得省污染减排专项奖励资金。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1年减少1841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比2011年减少240吨,严控畜禽养殖排污取得一定成效。

  不过,由于“以奖促减”政策为一次性补助,一些地区或养殖散户认为改建排污设施成本高,因此积极性不高。一些规模化养殖业的“以奖促减”项目也出现设施不够规范、配套未符合要求等现象。

  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缓慢

  发展农村沼气,有利于促进种养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保护农村生态。记者从市农业局科技信息科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立“猪—沼—渔”“猪—沼—菜”“猪—沼—果”等能源生态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市现有正常使用的户用沼气7792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427个,年处理污水约140万吨。

  据介绍,近两年我市大中型特别是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发展呈上升的趋势,但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生猪的养殖方式逐渐由分散的农户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的养殖场转变,此外,部分个体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够高,物价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导致建池成本大,由于缺少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补助资金的支持,影响了个体养殖户建池的积极性。

  今年已关闭禁养区养殖场26家

  2011年,我市出台了《阳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划定方案》,禁养区、禁建区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计划关闭禁养区养殖场49家,目前已关闭26家;计划治理禁建区养殖场28家,目前已治理25家。

  但是,该项整治工作也存在发展不平衡、整治难度大等问题。例如,阳西完成今年关闭任务的比例仍然为零。当前正值猪价高、盈利丰厚的时期,动员养殖户停产的难度加大。部分养殖场虽然已停止饲养,但畜禽栏舍没有拆除,由于养猪盈利可观,个别已关闭的养殖场出现恢复饲养的现象。

  市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大规模养殖场都有专业的无害化处理点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而其他较小规模的养殖场、散养户则一般采取深埋方式。由于散养户较多,且环保、法律意识薄弱,病死畜禽乱扔乱丢现象依然存在。

  ▲出路

  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有何良方?

  重点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市农业局畜牧科相关人员介绍,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是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用于制造沼气、生产有机肥,适量适时的还田利用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促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是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出路。

  该人员表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要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要完善扶持政策,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养殖户的环保意识,引导养殖场选址避开禁养区,对养殖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

  其次,要依法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当前畜禽养殖业稳步发展,而污染防治管理相对滞后,各级环保、农业(畜牧)、水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优化调整畜牧业结构,支持有粪便处理和利用能力的企业进入畜禽养殖行业,淘汰无处理能力的小规模养殖场,提升主体防治污染能力;加强对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用地审批和环评审批,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

  再次,建立健全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农牧部门设立相应的专职养殖污染防治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X